我国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助听器验配率小于5%,如此之低的选配率,其原因之一是人们尤其是老年群体对于助听器还存有误解。
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有2.6亿,其中30%以上患有听力障碍,老年听力障碍的人数在7000万以上。
数据显示,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,有四分之三可发生听力损失。听觉器官的衰老和退变、噪音、耳毒性药物和耳部器质性疾病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。
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中认知能力下降比较常见,据临床研究显示,听力每下降10分贝,认知能力可能早衰4年,重度听力损失患老年痴呆的概率,是正常听力老人的五倍。
老年性听力损失应尽早干预
听力损失不仅会给老年人的精神上带来痛苦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还会给家庭带来困扰。因此听力损失要尽早发现、尽早干预。
正确看待助听器的功能
有些老人认为对助听器一旦产生依赖,就再也摘不下来了,听力会越来越差。但其实助听器可以延缓听力衰退,保持原来的言语识别能力。
但是您要知道:助听器不是万能的,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听力问题。比如说助听器是无法代替大脑来分析理解声音的。需要坚持佩戴助听器并努力去理解声音。
佩戴助听器仅是听力康复的开始
有很多老人认为,助听器验配好以后只要戴就行了。其实,助听器的验配仅仅是解决听力损失的一个环节,不管是声音的辨别,还是在嘈杂环境中听取有用的声音,这些能力都需要患者通过听觉康复的适应性训练来恢复。
在助听器适应期间,可能会感觉不习惯或者不舒服,这不是听力变差,而是因为人的大脑需要一些时间来重新适应通过助听器听到的声音。在适应后可以逐渐延长每天佩戴助听器的时间,环境也可以由安静环境逐步到嘈杂环境。
另外还应该定期到听力中心针对具体听声问题对助听器进行调试,以发挥助听器的最佳效果,并且进行助听器保养。